公司动态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晚清钢铁工业的曲折发展

2023-03-16 阅读次数:

  人类发展历程中,一场农业革命让我们进入了长达千年的农业社会;五百年前,西方工业革命爆发,让人类进入史无前例的大发展阶段,也给一个古老的产业——钢铁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钢铁行业。而中国。一个绵延五千年的古老国度,钢铁行业的发展旅程充满了一波三折。17C以前,中国的冶铁炼钢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然而长期的闭关锁国,终在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大发展下逐渐变为历史烟云,战争一声炮响,钢铁工业开始在近代中国勾勒出曲折的发展路径。

  钢铁工业是进入工业化社会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对于个人,对于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钢铁又被称为工业粮食,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从钢铁冶炼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优先发展重工业,之后还出现了里的大炼钢铁,无一不证明了钢铁工业对于工业化的重要意义。没有钢铁就没有其它工业产品,就不会有高楼大厦的林立,不会有枪炮车船。在国民经济中,钢铁工业又叫做工业之母,如同一切工业之母,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即便是早已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在向新型工业过渡的阶段中,钢铁工业尤其高端钢铁工业仍然是其工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1840年,海面上的一声巨响,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带着坚船利炮来到了这个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土地之上,谁也没有想到,败的如此之快。第一次战争的失败并没有给当时的统治者带来多大的震动;直到第二次战争,中法联军一路攻入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北京城的陷落,真正意义上令这个制度腐朽的国度上层的统治者开始了缓慢的变革——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钢铁工业在中国即将开始它充满波折的发展历程。

  这里之所以说第二次战争中北京城的陷落才让清政府高层真正震动,是因为在当时的清政府眼里,思考问题依然是传统的观念,古代无数王朝的兴衰,京师的陷落基本宣告这个王朝的末路,清政府当年入关也是先占北京城,然后逐一解决南明等。第一次战争虽然损失极大,各地赔款,给予了震动但是并没有真正让他们意识问题之严重。

  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进思想家,在19世纪5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冯桂芬便提出了开矿炼铁对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这是最早提出发展炼铁的一批人之一。之后其他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诸如王韬,薛福成等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和言论。

  而观念虽有,真正开始预备实行,确实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也就是在第二次战争,北京陷落,清政府真正开始惊慌以后,一些开明之士——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筹建炼铁厂,并炼制钢铁。早期洋务派筹谋建设炼制钢铁原因:一是因为洋务派开始规模化向西方学习,逐渐开始生产军工等,这些都需要较多的资金和钢铁支持,有自己的钢铁企业对于洋务派而言,即是自强的需要,也是求富的必然需要。二来,在清政府门户打开之后,关税之低令人发指,西方钢铁企业开始疯狂进入中国,大量白银的流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早期对于炼钢很是积极,但在80年代以后,逐渐失去往日的积极。李鸿章主张“先煤后铁”,因此在1874年清日台湾事件以后,开始筹谋在湖北建设炼铁厂,但是在种种原因之下,最终搁置。当然在其支持之下,也陆陆续续创办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炼钢设施。

  另一位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在1865年主持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而在1890年秋,在这里开始试办钢铁企业——中国第一家炼钢企业诞生了,但是其规模很小,质量不齐,管理上又存在诸多问题,最终也只是内部使用,并没有兴起多大影响。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而另一位洋务派大佬——左宗棠在1866年开始置办福州船政总局后,由于造船需要,对钢铁需求增加,然而当时国内条件缺乏,因此无法只能加强自身建设,于是第一家钢铁加工企业诞生了。

  1885年底,贵州巡抚请求设立钢铁厂,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诞生了。(钢铁联合企业指具备主要钢铁生产环节的企业),然而其发展却命运多舛,直到1890年才建设成功,没有炼几个月,就不了了之,没有希望了。

  看钢铁工业的推动,除了上述几位的努力之外,重量级人物就要出场了——张之洞,与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并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1890年开始在武昌起步,到1894年竣工,汉阳铁厂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之洞在慈禧的支持之下,有意与当时的北洋头子李鸿章相抗衡,给汉阳铁厂的兴造争取到了两百万两的白银,然而,虽然张之洞用心不错,在此上付出巨大心血,最终依然没有发挥到起初预想的功能,逐渐走向衰落。然而汉阳铁厂的创立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其培养了一批中国本土工程师,并且在后期汉阳铁厂的总工程师也由国人担任;而且汉阳铁厂的创立和投产,也狙击了西方资本的侵蚀,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经济的外流。

  1896年以后,汉阳铁厂由盛怀仁接手商办,对其进行了改良和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升级技术,改良质量,提供资金和市场,在其手中,汉阳铁厂的发展得到了进步。1908年以后,汉阳铁厂进入汉冶萍时代,1908年3月13日,汉冶萍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在此之后,中国近代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发展较为良好的时代。在清政府支持下,以及铁路兴办的需求下,在盛怀仁等人的积极斡旋之下,晚清的钢铁工业开始了从濒死活了过来。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纵观整个晚清钢铁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很多人去想了,但是最终没有做成,很多人去做了,可是在如此大环境下,最终却基本失败了,或者在垂死中挣扎求生。而仔细纵观整个发展而言,晚清的钢铁工业的失败也是必然。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虽然洋务派十分积极去兴办相关企业,但是,无论怎么说,他们对相关技术和材料流程的不清晰,上层机制的束缚,腐朽的领导都让近代钢铁工业缺乏生长的温床,很难孕育出具有一定生产水平的钢铁企业。

  2.资金的匮乏将钢铁工业的发展始终围困在那里寸步难行。晚清时期长期的战争,给予清政府极大的财政压力,而且背负的巨大赔款,仅甲午战争就背负了两亿多白银赔款,而《辛丑条约》更是高达9.8亿两白银之多,白银的大量流出让清政府无法有力支持钢铁工业发展。让清政府无法拿出较多资金用于钢铁的展。关税的控制在西方,国外钢铁企业的挤压,都让国内新生的钢铁企业寸步难行。

  3.清政府是腐朽的,落后的,其制度在当时是无法给钢铁企业一个好的温床的。各种铁厂的兴办。衰落的背后,都有制度缺陷的背景在其中徘徊。而且技术的落后也让钢铁工业的发展蒙上了淡淡的忧伤,重工业的发展需要的的是技术的支持。而当时的国家,风雨飘摇,人才缺乏。根本不足以打造出一个温和的环境让钢铁工发展。

  晚清几十年的发展钢铁发展之路,如果去细细了解,会发现充满着艰辛与困难,然而在一批批人前仆后继之下,钢铁工业还是在中国逐渐存活。几十年的风雨飘摇,动不了这个五千年岁月的古老国度,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兴起,一次次不甘的怒吼。无论前路多么艰辛和坎坷,我们都将带着黄河长江的孕育我们的力量,带着长城般的坚韧走过这一切封锁与坎坷,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化进程中的首批 本土工程师(1894——1925) 方一兵 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