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当前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2023-10-15 阅读次数:

  前些年,有关专家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钢产量1亿吨对一个国家发展钢铁行业是一个警戒线的说法。这个数字不仅是作为衡量一个产钢大国的标准,而且,当达到这个产量时,又可能出现供大于求、市场疲软的现象。真是让人“喜忧参半”。

  我国在1993年钢产量达到1亿吨后,到2001年以前,出现钢铁市场供大于求、企业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这期间国家对冶金行业提出了“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 行业政策。几年中,宏观调控对稳定钢铁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了2001年以后,宏观调控已无法对钢铁生产总量进行控制。2001年和2002年全国钢产量分别达到1.67亿吨和 1.82亿吨,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整个行业效益大幅增长。这到底是怎么了?让人感到一片茫然。

  究其原因,客观地讲,是我国宏观的经济形势发挥了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一大批具有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意义的重点工程相继启动,并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将在一个时期内对我国的钢铁消费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有一个出现在钢铁行业内部的问题不容忽视,就是民营钢铁企业的崛起,对钢铁材料的消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众所周知,经过长期发展,钢铁行业已经从技术密集型行业退出,而成为传统产业当中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匮乏,进入钢铁业也只是“小打小闹”,对钢铁工业发展的大局难以造成影响。但随着民营企业原始资本积累的完成,大规模进入钢铁行业,2001年,民营企业产钢达到1500万吨、铁2000万吨、材3 000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10%、14%和19%。在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基础上,更大的问题是正在建设的生产规模非常大。据一些冶金设备企业人士根据冶金设备订货情况估计,国内在建的炼铁规模是8000万吨。据此推断,未来我国产钢规模将在9000万吨左右,而且绝大多数属于民营企业。这些工程的建设带动了设备制造业、建筑安装业的市场,从而拉动了钢材的消费。建设9000万吨钢铁生产规模到底需要多少钢材?难以准确计算,但肯定不是个小数字。尤其是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及其他原因,厂房建设已很少采用钢混结构,而全部采用钢框架结构,近期中厚板材的过分紧俏就是例证。有人说:“目前,钢铁市场有1/3的消费来源于钢铁业自身。”这个推断难说是否准确,但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试想一下,在建的9000万吨钢铁规模达产后,国内钢铁业将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进行结构调整,以完成钢铁工业的合理布局,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和产能,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而不是以盲目的规模扩张为主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的核心,围绕着优化物流、优化工艺、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生产高质量产品来进行。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在重要战略高度来认识。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钢铁市场的繁荣,而且给国有钢铁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空间。这应该是个好事,而且是个良性循环,笔者也非常赞同。问题是如何利用这个“繁荣”和“空间”,用好了事半功倍,使我们的结构调整顺利实施;反之,则会事倍功半,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使行业内部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

  民营企业积极介入钢铁业的动力,源自于其和国有企业的比较优势。民营企业有机制灵活、劳动力便宜、没有国企的养人负担等优势,使生产成本平均比国企每吨钢减少300~400元,这就促使很多民营企业在建设中,并不是以提高产业水平为前提,而是以快速规模扩张为主,是许多国有中小型钢铁企业的模仿再建。他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老国企的周围,用国企的人才和成熟的技术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如:高炉以300m3 左右为主,转炉以20吨左右为主,轧材以线棒材为主。盲目扩大规模,导致了钢铁行业布局不合理程度加剧、产业集中度降低,有些地区钢铁产能过剩加重,造成运输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原有国有企业因人才外流严重,难以在提高生产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上有所作为。当然,我们应当肯定,有许多企业能够自觉自律,建设了一批好项目,完成了一些“大手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值得我们引以自豪。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的“繁荣”和“空间”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的规模扩张,不仅发生在民营企业,也同时存在于某些国有企业当中。个中原因不外乎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只管局部利益的本位主义、无政府主义的越权审批等。钢铁项目涉及各种资源、各种原燃料的平衡发展及合理配置和交通运输、港口建设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以“市场说了算”、“企业有自主权”为由,来削弱宏观控制的作用,都是有意回避问题的“不作为”行为。我们的各级政府、业内人士、企业决策者必须直面市场形势,抓住机遇,认真吸取国外钢铁业发展的教训,通力合作,克服本位主义,实现优势互补;统筹规划,减少浪费,少走弯路,尽快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早日由钢铁大国迈入世界钢铁强国的行列。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