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结构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注释

2023-10-15 阅读次数: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编者按]工信部日前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由大变强”如何走,产能、布局、原料等新目标如何落实……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有关负责人7日对《规划》作了权威解读。

  “过去五年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五年,但另一方面,产品结构、布局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等外部因素对行业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步增强。”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规划》将引导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划》编制是统一行业发展认识的过程。与以往相比,《规划》更加强调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突出规划宏观指导的原则性、方向性。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钢铁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钢铁工业自身发展的切实需要。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具备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良好基础,在品种质量、技术装备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进步明显。

  据了解,我国钢铁工业在钢材品种质量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量大面广的产品档次低,质量和稳定性较差,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不强,与下业衔接不畅。为此,《规划》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稳定性、满足下游需求三方面提出品种质量的具体发展目标。

  “以前,行业内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短缺品种开发上,对量大面广的建筑用螺纹钢筋、线材、中厚板和热轧板带等品种重视不够,花费的精力不足,影响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该负责人表示,《规划》将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高端钢材品种产销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标准和认证方面的壁垒高,研发生产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产品多为直供销售,市场开拓难度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研发、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对钢铁企业在资金投入、技术能力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要求很高。因此,要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防止同质化发展。

  《规划》从两个方面对钢铁工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要加强在工艺、技术装备,新产品新材料,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二是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

  据介绍,技术改造是最大程度发挥投资作用、尽快产出效益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时期技术改造要改变过去以提高质量和装备水平、同时带动产能增长的做法,转而以提高品种质量、推进节能减排等为目标,改造的结果可能是产能还会有所降低,部分环保措施还会使成本上升,但钢材性能将更高,用量将减少,与城市的发展更趋协调。

  同时,《规划》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提出2015年钢铁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该目标高于国家提出的16%的目标,但低于工业行业20%的目标,主要是考虑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已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节能潜力相对其他工业行业较小,下降18%的目标仍然十分艰巨,必须从提高附加值和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环渤海地区钢材严重供大于求,区域内钢材消费量不到产能的50%。长三角地区钢材生产和消费量大,处于供略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区域内土地紧缺、能源供应紧张、环境容量小,因此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钢铁基地。

  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主要可以缓解供需矛盾,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钢铁工业重大布局调整。同时,有利于促进宝钢、鞍钢、武钢战略布局和优化升级,推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针对产业集中度低,《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据介绍,这两种在我国钢铁工业兼并重组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模式,从目前发展看,是符合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实际的兼并重组模式,在“十二五”时期仍有较大的实施空间。

  目前,我国铁矿石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趋势已经形成,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达到40家(2011年已扩展到63家),进口量6.18亿吨,约占铁矿石消费总量的67%,比十年前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在高矿价高收益的驱动下,2011年1—10月份国内铁矿石产量也增长了26.4%,进口铁矿石增长了10.9%,国产矿的增速大于进口矿。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要将建立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与钢铁工业发展联系起来,一是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在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铬矿、锰矿、焦煤等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二是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尾矿回收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现有矿山的资源整合;三是加强和改善进口铁矿石管理,研究引导建立符合市场的、上下游可长期协调发展的铁矿石价格形成体系,规范国内铁矿石市场秩序;四是支持国内钢铁企业及其他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建设钢铁厂,投资参股国外钢铁企业;五是推进“减量化”用钢,提高科学使用钢材的水平,减少铁矿石消耗;六是加大废钢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完)

  中新网唐山12月6日电 (白云水 付立冬)2011中国(河北)国际冶金工业博览会暨中国钢铁产业网年会6日在河北唐山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李世俊在此间表示,“十二五”中国钢铁将面临巨大考验,提升中国产业中高端竞争力、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的规划,对今后长时期的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李世俊说,需求增速减缓的考验、用钢行业产业升级的考验、环境资源制约的考验、同质化竞争的考验是中国钢铁面临的四大考验。这要求我们在保持并尽可能延长我国产业中低端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培育和提升中高端竞争力,并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中国发展新优势。

  李世俊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钢铁工业将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即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资源价格高涨、需要增速趋缓、环境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将呈现低增长、低盈利的运行态势。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铁群表示,近期中国钢铁市场在动荡中持续走低,钢铁工业经历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11月后,市场价格进一步降低,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钢铁企业要紧紧抓住“十二五”国家推广高强钢,推进钢材减量化的重要机遇,积极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升钢材档次、性能和质量,加快实现由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品种质量为主的发展模式。(完)

  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业正步入峰值,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11年会上,工信部有关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需求将进入峰值弧顶区,约在8亿吨左右,行业将呈现低增速、低盈利的运行趋势。提高钢铁各项标准,加快产品升级将是“十二五”期间钢铁业的重要任务。

  工信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算,“十二五”期间钢铁业需求将在7.1亿吨到8亿吨,需求将进入峰值弧顶区,并达到最高点。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钢铁业需求最高点可能出现在“十二五”甚至“十三五”期间,峰值约在8亿吨左右,而且这一峰值可能将持续十年至十五年。

  “在产能不断发展以及上下游价格的挤压下,钢铁行业的利润一直不理想。特别是进入10月下旬后,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了行业的利润水平。”据骆铁军透露,今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91%,在扣除包钢稀土(600111)的盈利后不到2%。钢铁业已经连续两年整体利润率低于3%。

  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了年内最大一波下跌行情。根据兰格钢铁的数据,10月底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71.7,环比大幅下跌7.1%,长材和板材全国均价较上月底下跌了340元。其中长材环比下跌7.3%;板材环比下跌6.6%。国内资源供给过剩、需求减缓、资金紧张,使得厂商失去信心,钢价破位下行。

  “市场环境迫使钢铁进入转变发展方向的关键阶段。”骆铁军直言,加快产品升级将是“十二五”期间钢铁业最重要的任务。少数大型钢企可以重点发展高性能钢铁产品,对于大部分钢企而言,应该把“量大面广”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

  骆铁军透露,“十二五”期间监管层将提高钢铁各项标准,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从7月份起我国建筑工程已优先使用III级螺纹钢。下一步将对螺纹钢生产标准进行改革,原计划两年内完成规划,目前已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螺纹钢生产标准的制定,未来将禁止生产II级螺纹钢。”骆铁军表示,今后将通过上下游协调,为钢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综合部副主任李拥军指出,当技术上难以在炼钢、炼铁环节实现突破时,中国钢铁业需要向上下游进行产业链整合。“钢铁产业融合是基于钢铁主业的产业纵向延伸及多元化经营。关键点是打破行业界限,降低产业链条的整体运行成本。”李拥军直言。

  过去十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黄金十年,2010年粗钢产量6.27亿吨,较2000年增长387.91%,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钢铁需求增速降低不可避免,预计2011年国内粗钢需求6.3亿吨,2012年需求量约6.6亿吨,2015年国内粗钢消费量约为7.5亿吨,未来四年需求复合增长率约4.5%。预计粗钢产量峰值可能出现在2018年,峰值约8.1亿吨。

  过去十年铁矿石价格上涨4倍左右,钢价上涨仅1倍左右。随着钢铁产量增速下滑,对原料需求强度减弱,矿价回归在情理之中,预计2012年矿价可能出现10%的跌幅。2012年,欧债危机阴云难散,下游需求不济和原料价格回调使得钢价下跌成大概率事件,我们判断2012年钢材均价可能下跌5%左右。

  铁矿石采选冶产业链利润正逐步向上游采选端转移,而钢铁冶炼环节的利润占比越来越低。中国铁矿石采选业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占比从2000年的3.36%,上升到2010年的31.42%;钢铁业利润占比从2000年96.64%,下降到2010年的68.58%。未来较长时间内钢铁行业可能都将维持微利,预计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在1380亿左右,同比增长8%,利润率仅为2.3%。

  粗放增长发展模式已不合时宜,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优化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发展转型。普钢产品结构优化任务艰巨,重点是开发高强度螺纹钢、汽车用冷轧及镀锌板、高压容器钢板、造船板、铁路用车轮车轴钢等关键品种。特钢迎来发展契机,“十二五”期间合金弹簧钢、不锈钢需求增幅将超过70%,合金模具钢超过60%,轴承钢超过30%,齿轮钢超过20%。钢材深加工是大势所趋,深加工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我国钢材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线材类,板材类、管材类,一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部分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未来钢材深加工领域下游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钢铁行业基本面维持弱势的局面短期无法改变,除了超跌反弹的估值修复机会,板块整体性投资机会不大,维持行业“持有”评级。但个股走势差距比以往明显加大,精选个股仍可能获得超额受益。我们看好两类公司,一类是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传统钢铁公司: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优势,推荐:西宁特钢、大冶特钢、新兴铸管、八一钢铁、宝钢股份。另一类是有特色的钢铁边缘公司:钢材深加工、钢铁贸易资讯公司,推荐:久立特材、常宝股份、恒星科技、五矿发展、上海钢联。(广发证券研究中心)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城镇化耗钢强度能够反映一国的经济演进,中国将按照日本、韩国的城镇化耗钢路径演化。根据我们的实证检验结果,主要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率达70-80%时,城镇化耗钢强度撞到增长之墙;日本在城镇化率60%左右撞上增长之墙,其城镇化耗钢强度到达1.99的历史最高点。比较而言,预计中国的耗钢强度顶峰将在城镇化率60-70%之间到来,约1.5吨/人左右,耗钢演化路径将接近日本和韩国。

  未来五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总量仍然维持增长,但是钢材结构将会逐步变化。我们通过GDP线性法、GDP强度发、FAI强度法自上而下的预测了粗钢需求,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中国粗钢产量总量仍然维持增长,但是增速放缓;通过需求结构法自下而上地对钢铁需求进行预测,我们可以发现在未来五年板材在整个钢铁需求中的占比在不断上升,而长材的占比在不断下滑,反映了经济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趋势性变化。

  通过钢铁指标中领先宏观经济的指标对未来短期内的宏观经济波动做出了判断。通过钢铁与宏观验证模型,在短期内经济将进一步下行,PPI降低,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性需求将进一步减弱,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性需求也有短暂回落,出口将维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

  长期看品种、短期看估值的投资策略。在总量增长的过程中,投资性的钢铁需求会逐步减弱,消费性的钢铁需求将逐渐增强,这是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的必然结果;因此,长期来看,以冷轧为代表的消费型钢材品种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板块内首推宝钢股份,公司不仅技术具备优势,而且高端冷轧板的市场份额占有率高,从长期看来,品种优势将不断得到深化。短期来看,目前板块的绝对PB估值为0.99X,已经接近2008年最低点0.97X;相对PB0.52也维持在较低位置(历史均值0.60),在基本面触底之后板块具备修复动力,短期内可以找寻估值较低的上市公司。目前,板块内估值较低的公司有华菱钢铁(PB0.65X)、鞍钢股份(PB0.66X)、马钢股份(PB0.79X)。(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上周螺纹钢、冷轧和中厚板库存降低较明显,而线材和热轧库存降幅较小。总体来看,经过近1个月的停产检修后,不少中小钢厂已陆续恢复生产,后期的市场供应可能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政策出现放松微调信号,资金压力可能有所放缓,从而中间需求也较此前活跃,同时下游也出现了补库存的需求。因此我们估计短期内钢价呈窄幅震荡,难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我们相对看好成本下降过程中受益于价格调整滞后的公司比如新兴铸管以及估值较低的优质龙头股比如宝钢股份。

  随着现货市场上建材价格的企稳,上周建材出厂价以小幅上调为主(调幅为20-150元/吨);板材出厂价政策呈现分化:热轧小幅上调开始增多,但主流钢厂比如鞍钢和首钢等还是跟随宝钢12月价格政策以下调为主;冷轧和中厚板出厂价则以下调居多(分别有100-280元/吨和80-400元/吨的下调幅度)。上周鞍钢出台12月出厂价:其中热轧下调200元/吨,冷轧下调100元/吨,中厚板下调300元/吨。

  钢材市场:上周螺纹钢、线材、热轧依然持续反弹,就全国均价来说,螺纹钢、线元/吨;中厚板也首次加入了反弹的行列,冷轧、涂镀、管材、型材等品种依旧下跌,但跌幅普遍减缓。我们认为钢市的盘整筑底过程仍将继续。短期来看,国内股市和大宗商品回调可能将影响钢市反弹的进程,螺线现货短期预计以盘整为主,冷轧、中板、涂镀等板材产品预计仍将弱势下跌。

  原材料:国产矿继续反弹,进口矿加速赶上。前期国产矿反弹势头强于进口矿,造成内外矿价差急剧缩小,印矿折算价已经低于国产矿,上周修正行情继续展开,63.5%印矿外盘价格报150美元/吨,比前一周回升8美元/吨;港口现货价格周内上涨40元/吨,66%唐山精粉周内累计上涨20元/吨。印矿-唐山铁精粉的价差已经修正成为正值。但是我们认为,近期矿石价格上涨过快,主要由于价格进入反弹引发钢厂集中采购,在这一波采购浪潮过去,矿石价格可能经历一次反复。进口矿库存继续大幅回升。18日Mysteel统计重点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9809万吨,比前一周增加179万吨,其中澳矿增幅最大,为89万吨,占总库存的比例为44.9%。印度矿库存减少25万吨。

  盈利空间:螺纹钢和热轧亏损幅度继续缩减。铁矿石价格继续反弹带动即期钢厂生产成本上升。根据成本模型,11月17日成本较前一周末上升22元/吨左右,全国大中型企业平均成本为螺纹钢4544元/吨,热轧4602元/吨(注,模型中协议矿价格仍按照此前Q-1定价方式,即四季度175美元/吨,11月份178美元/吨)。盈利方面,现货价格反弹加上钢厂生产成本下移,螺纹钢、热轧等品种的亏损幅度继续缩减。11月17日螺纹钢平均盈利在-58元/吨,亏损幅度较前一周减少171元/吨;热轧平均盈利在-115元/吨,亏损幅度较前一周减少108元/吨。

  库存:社会库存继续回落,回落幅度趋缓。18日,Mysteel统计社会库存为1314万吨,比前一周减少30万吨,比去年同期低20万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心态仍不稳定,贸易商补充低价资源的同时仍在积极出货。但是随着钢厂普遍大幅调低出厂价,同时给予大幅补贴,部分品种出厂价已经低于市场价, 可能有部分贸易商已经开始尝试性建仓。

  估值与投资策略:钢铁行业正经历行业周期变化和经济周期变化的正反向冲击,从行业格局讲,利于铁矿石价格的动力趋缓或消失,钢铁行业相对配置价值逐渐提升,但目前面临着经济周期的不利冲击:经济增速下滑,该阶段而言,经济周期下行对盈利的影响更大,而行业格局和议价能力的提升是长期和缓慢的过程。从估值上考虑,我们认为目前的估值水平已基本反映经济增速下滑的预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具体品种,按照我们之前的逻辑,中长期看好市盈率合理或偏低的公司如大冶特钢、西宁特钢、八一钢铁、新兴铸管、宝钢股份等。

  考虑到中小钢厂拥有大约1个月用量的铁矿石库存,由于前期矿价下跌明显,当前钢厂盈利仍在恢复,但是随着低成本矿石逐步耗尽,钢厂又将面临逐步走高的铁矿石成本压力。在钢市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后期钢价持续回升的难度很大,矿价大幅走强并不利于钢厂盈利的持续好转,钢厂盈利的改善也就变成了“昙花一现”。

  历史经验表明,房价大幅回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冲击较大,而国内钢价走势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联系紧密。因此,国内房价走势是影响钢价的一个关键变量。后期钢价能否走稳还有赖于保障房、水利等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在上述不确定性未消除的情况下,钢材市场难有起色。

  从全球的角度来审视,国内外钢铁板块和矿业板块走势弱于大盘。我们认为,全球市场对欧债危机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的担忧并未根除,国内钢市还将维持震荡,钢铁行业基本面缺乏亮点,钢铁板块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点评“中钢协:11月上旬粗钢日产量166.41万吨”、“河北钢铁公开增发不超过38亿股”以及“首钢股份拟180亿元吸收迁钢”:虽然国内日均粗钢产量已经降到了170万吨以下,钢价逐步回稳,矿价也出现了明显反弹,但是不能就此认为后市就风平浪静了。欧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远比市场预想的来得大。钢价下跌和钢厂减产是全球性的。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的是一个漫长而又严寒的冬天。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国内钢厂到市场来融资所要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由于国内不少钢厂负债率攀高,盈利能力低迷,不得不依靠信用债来补充流动资金,维持生产经营。不过,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行业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这是“十二五”期间钢铁板块的投资主题。

  截至11月18日,钢铁板块的整体市盈率(TTM)和整体市净率(MRQ)分别是20.7倍和1.15倍,低于2010年初以来的市盈率均值28.7倍和市净率均值1.48倍,并且明显低于历史均值市盈率35.2倍和市净率1.96倍。虽然行业估值在底部区域,但是仍在走弱。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过去十年,全球矿石需求快速增长,供不应求导致矿价大涨,钢铁企业缺乏议价能力,任人宰割,钢铁产业链中的利润向上游倾斜。未来10年,铁矿暴利推高矿业投资将逐步显效,而铁矿需求增速回落,铁矿石供求格局将逐步转向,全球钢铁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天平会逐步从向上游倾斜转向平衡。

  货币政策松动下的融资性库存。国泰君安宏观组认为货币政策的转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政策转向的第一步是货币宽松,未来很可能还会降准降息。货币政策转向的第二步是信贷宽松。流动性和信贷成本是影响融资性库存的重要因素。

  2012年行业供求格局: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预计2012年粗钢产量7.2亿吨,增长4.3%;净出口3000万吨,与2011年持平;粗钢消费6.92亿吨,增长4.9%.2012年供需基本平衡,供略小于求。如果考虑“去库存”向“补库存”的转变过程,实际流通资源量将低于国内资源量,从而出现供应略紧的情况。

  投资评级和重点推荐:基于铁矿供求格局改变带来的利润向中游冶炼环节平衡以及货币政策松动对于钢铁行业的正面影响,我们把行业评级从“中性”提高到“增持”。重点推荐三类公司:一是高业绩弹性公司,如八一钢铁、三钢闽光、华菱钢铁;二是看好受益新疆大发展的公司,如八一钢铁、新兴铸管、西宁特钢等;三是存在重组预期的公司,如韶钢松山、三钢闽光、柳钢股份等。重点推荐:八一钢铁、三钢闽光、华菱钢铁、新兴铸管、韶钢松山。

  钢铁市场全年走势基本符合预期,前三季度高位运行。今年前三季度,钢铁工业的运行基本符合于性,产量高速增长,前9月平均日产粗钢192.58万吨,原材料、产品价格高位运行,钢企利润率仅有2.21%,仍处于历史低位。整体上长材强于板材。

  “十二五”规划长期利好钢铁企业,短期可加速企业重组进程。11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行业发展现状出发,对产品升级、优化布局、节能减排和资源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且长远的部署,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长期利好有科研实力、技术优势、位置优越的大型钢铁企业,短期将加速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截止11月4日,钢铁行业动态市盈率31倍,偏高,动态市净率为2.1,相对较低,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但受欧债危机影响的国际股市对我国股票市场形成拖累,A股的反弹上存在不确定性,钢铁股短期上尚不具有整体性投资机会,我们给予“中性”评级。长期关注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给特钢类企业带来发展机会以及拥有资源的企业,阶段性区域发展利好企业,重点关注太钢不锈、西宁特钢、酒钢宏兴、包钢股份、攀钢钒钛等;短期关注资产重组带来的交易性机会,如济南钢铁、莱钢股份等。

  钢铁在产业链的地位由弱渐强。随着产能“北减南增”使布局合理化、并购加速使产业集中度提升、产能扩张受抑制及产业升级转型等有利因素的释放,供大于需形势有望缓解,在细分领域将形成结构性扭转。与上下游博弈力量强化,盈利水平将探底回升。

  产品升级加速 高附加值高盈利相得益彰。产品升级、产品质量决定钢企核心竞争力,将成为钢企优胜劣汰、由大转强的主线及重组并购的主导力量。量大而广的线螺等品种升级换代将大幅提速,高强钢筋的扩大应用、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将促进钢材减量应用并获得高盈利。作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板材盈利水平低于长材的状况将显著扭转。重点关注宝钢、三钢、八钢、酒钢等。

  特殊钢迎来发展机遇 作为新材料期待高估值。“十二五”将支持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钢铁新材料,主要表现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特殊钢。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重大工程需要大量高端特殊钢提供支撑和保障。抚顺特钢、大冶特钢、西宁特钢等期待业绩高增长及高估值。

  炭素新材料步入高加速跑道。传统炭素材料中的石墨电极走向超高功率化。即将公布的《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拟提出将实现特种石墨、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等的产业化、规模化,而更高端的石墨烯和纳米碳管等已处于突破阶段,有望步入后续产业化。重点关注方大炭素、中钢吉炭等。

  投资策略: u投资策略。2011年行业整体表现稍强于大盘,目前钢铁板块市净率为1.25,低于沪深300平均市净率2.49,而钢铁盈利水平有望探底回升,价值有待市场重估。重点关注拥有产品优势、整合预期、特钢优势、炭素新材料品种。

  公司重点投入的锻造项目已经完工并进入调试、试生产阶段,该项目主要用于生产模具钢,超高强度钢等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的高端特钢产品,我们认为该项目的完全达产达效,长期来看有利于公司提升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

  公司目前探明铁矿资源储量为2.1亿吨,煤炭资源储量6.4亿吨,矾矿资源储量2995万吨。随着公司的扩产计划,我们预计从2011至2015年,铁精粉产量将从135万吨提高到210万吨,原煤产量将从40万吨提高到250万吨,五氧化二钒产能将从1000吨提升至5000吨。

  特钢是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未来我国特钢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速;由于存在技术壁垒,特钢产能过剩情况好于普钢。公司特钢产品目前主要为中低端合金结构钢,弹簧钢等,通过公司生产技术的改进,我们认为特钢业务的盈利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受益于资源产量增长以及特钢产品毛利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13%/25%,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9%/23%/18%。我们认为对我们盈利预测的主要风险来自特钢,矿石和焦煤等价格的波动以及公司扩产计划低于预期。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0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营业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14.2%;每股收益为0.72元。2011年7-9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下降25.8%;每股收益为0.21元。

  前三季度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11年1-9月,国内钢价综合指数均值同比上涨14.5%,前三季度钢价同比上涨直接推动公司收入同比实现增长。盈利能力方面,2011年1-9月,铁矿石价格综合指数均值同比上涨26.5%%。原料价格上涨致使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8.6%。

  三季度收入和盈利能力环比均有所增长。三季度钢价均值环比二季度有小幅下跌,公司收入环比实现增长10.2%预计是公司产品销量增加所致。从季度盈利能力上看,公司2011年Q1-Q3的毛利率分别为7.9%、8.7%、9.2%,季度毛利率环比有所回升,产品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三季度管理费用大增致使净利润环比下降。三季度公司因新产品研发费用增加致使管理费用环比增长142.8%,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大幅上升1.8个百分点至6.7%。期间费用率的上升吞噬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空间,导致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25.8%。

  继续享受区域优势。截至2011年8月,新疆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239.62亿元,同比增长64.1%,共有6941个施工项目,新开工项目为4755个,新项目计划总投资4802亿元,同比增长151.9%。此外,通过从集团采购铁水将疆内低矿价的成本优势传递到公司,并可享受一定的产品溢价。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企业,公司成为疆内区域蓝海的直接受益者。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95元、1.26元和1.57元,按照10月25日9.44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倍、7倍、6倍。考虑到公司可继续享受新疆区域优势,且估值较低,我们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1亿元,同比增长30.9%;营业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4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1.7%;每股收益为0.60元。2011年7-9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5.0%,环比下降16.1%;每股收益为0.18元。

  前三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1年1-9月,公司生产铸管及管件111.5万吨、钢材361.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9%、16.3%,国内钢价综合指数均值同比上涨14.5%,量价双升共推收入攀升。盈利能力方面,受益产品售价提高,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8.6%。另外,报告期内将铸管资源40%股权纳入合并范围和增持新疆金特10%的股权增加权益收益也是净利润实现增长的一个原因。

  引入峰峰集团,煤炭资源开发提速。公司持股40%的铸管资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引入峰峰集团对国际煤焦化公司进行重组,重组后铸管资源股权比例降至49%(公司间接持股19.6%),峰峰集团持股51%。此外双方新成立新峰贸易公司,负责包销国际煤焦化所有产品,铸管资源持股51%(公司间接持股20.4%),峰峰集团持股49%。峰峰集团将发挥其在煤炭采掘行业领域的经验及优势,对国际煤焦化及铁热克煤业的九座煤矿实施优化升级改造,力争在2013年使国际煤焦化煤炭产能翻番至200万吨,2014年产能达到340万吨。

  新项目产品产能陆续释放。公司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稳步进行,其中3.6万吨径向锻造项目已于2010年底投产,预计今年可释放产量约3万吨,按照净利2700元/吨估算,今年可为EPS贡献0.042元;5万吨离心浇铸复合管项目在今年9月份投产,将对2012年业绩有明显影响;8万吨汽车、工程机械锻造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12年3月底可投产。同时公司与三洲特管对三洲精密的增资事项已经办理完毕,通过增资重组可实现公司特管领域资源及业务整合,促进产品提质升级,提升公司业绩。

  疆内业务前景广阔。1)公司规划由铸管新疆在和静县工业园建设具有300万吨产能的钢材产品集散地,拟先期建设100万吨的规模,建设期为2011-2012年;2)2011年7月公司合资设立兆融矿业公司通过申请整装探矿权后,可以开展铁矿及其他矿产资源业务,可为公司在新疆投资的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3)公司在疆内其他铁矿资源(祥和矿业、莫托萨拉铁矿、和合矿业等矿产资源)布局尚处于初期阶段,后期产能的集中释放可使公司业绩进入快速增长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1-2013年公司EPS分别为0.80元、1.07元、1.26元,按照10月18日8.14元收盘价计算,对用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倍、8倍、6倍。公司煤炭资源开发提速,新项目产品产能开始陆续释放,且具有估值优势,我们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9月中旬之后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市场价格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热轧板的下跌幅度约500元/吨,冷轧板下跌了约350元/吨, 而宝钢10-11月的出厂价格反而小幅上涨,使得宝钢产品同市场价格的价差呈扩大趋势,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宝钢产品的出厂价下调更多的是顺应市场的补跌行为。

  4季度宝钢产品的出厂价相比3季度仍有一定的提高,考虑到一方面4季度铁矿石价格有一定下降,另一方面宝钢12月价格有追补政策,我们认为宝钢4季度盈利应基本同3季度持平,但是目前来看公司的盈利应该是处于底部,12年1季度开始的成本压力会有所减轻,而宝钢产品档次较高,主要下业需求也有转好趋势,因此目前公司的盈利处于底部区域,后期有改善趋势。

  维持我们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11-2013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64元、0.72元、0.80元,目前公司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同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与行业龙头地位并不相符,维持“买入” 评级。

  建筑用钢价格坚挺是盈利改善主因。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今年建筑钢材行情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井喷及保障房建设带来的建筑用钢价格较为坚挺。根据公司产品的月度定价走势,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螺纹钢、高线元/吨。公司商品坯材产量自7月以来逐月下滑,9月产量降至二季度以来最低的45.09万吨,三季度产量较二季度减少3.84万吨或2.64%,根据分品种价格走势,我们判断中厚板产量减少较多。

  在建工程进展良好。在建工程报告期末较年初增长172.53%,主要系本期二炼钢技术改造工程、烧结余热利用工程、220平方米烧结机工程、烧结原料场工程、32000立方米制氧工程以及炼铁原料场工程等在建项目增加所致。

  维持“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四季度随着下游需求进入传统淡季,建筑工地开工下降以及随着保障房开工率已完成今年指标,后续建筑用钢需求下降。预估每股收益11年0.59元、11年0.76元,对应11年的PE、PB分别为14.4、1.5,低于行业平均25倍的水平,维持“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

  2011年10月25日柳钢股份公布2011年三季报,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207元,较去年同期的0.0363元同比下滑43.11%,我们认为业绩表现低于预期,分析如下: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但利润下滑明显。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02亿元,较去年同期97.37亿元同比上升13.99%,较二季度环比下降4.63%;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0.53亿元,较去年同期0.93亿元同比下滑43.11%,较二季度环比下降57.9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7%,较去年同期1.84%同比减少0.87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207元,较去年同期0.0363元同比下滑43.11%,较二季度环比下降57.84%。

  受三季度业绩拖累,公司1~9月份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公司1~9月份营业收入331.42亿元,较去年同期259.93亿元同比增长27.50%。公司1~9月份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80亿元,较去年同期4.70亿元同比下滑40.32%;1~9月份累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094元,较去年同期0.1833元同比下滑40.32%。

  维持“中性”投资评级。当前钢铁行业产量依旧持续高位,而下游终端需求增速却明显放缓,信贷成本不断上升,使得钢厂盈利空间明显收窄;公司产品以建筑用钢为主,而随着10月份以来长材价格快速回落,公司四季度实现盈利将更加艰难,再考虑到财务成本增加的风险,我们将公司2011-2013年EPS微调至0.14元、0.17元、0.21元,继续给予“中性”评级。

  公司预计集团袁家村矿将在2012年上半年投产,达产后预计该矿年生产原矿2200万吨,铁精矿750万吨。按照公司与集团的协议,袁家村矿将按照当前所执行的价格体系,以低于市场15%的价格供给太钢股份。我们预计投产后公司从集团购买的矿石比重将由此前50%逐渐提升,成本优势将增强。

  我们认为国内不锈钢的产能与碳钢相比过剩问题更加突出,但由于1)行业集中度高于碳钢;2)以及可投放产能低于实际产能;3) 同时由于公司技术成熟使得公司不锈钢毛利率从2000年开始基本维持在6-10%之间,表现稳定。我们预计2011/12年公司不锈钢毛利率将维持在7-8%的水平。

  我们预计2011/2012年公司年生产碳钢700万吨,基本与2010年持平;集团袁家村铁矿的产量释放将降低公司碳钢成本,按低于市场价格15%计算,预计袁家村达产后公司吨钢成本将下降100-150元。

  2011年10月22日酒钢宏兴公布2011年三季报,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08元,较去年同期的0.0983元同比上升9.91%,我们认为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分析如下:公司三季度盈利同比上升、环比有所下滑。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13亿元,较去年同期94.35亿元同比上涨66.53%,较二季度环比下降6.92%;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41亿元,较去年同期4.02亿元同比上涨9.91%,较二季度环比下降16.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9%,较去年同期4.18%同比减少0.39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08元,较去年同期0.0983元同比上升9.91%,较二季度环比下降16.08%。

  公司前三季度盈利状况相对较好。公司1~9月份业绩436.73亿元,较去年同期291.82亿元同比上升49.66%;1~9月份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3.44亿元,较去年同期8.35亿元同比上升60.97%;1~9月份累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29元,较去年同期0.1979元同比上升66.25%。

  2011年拟完成生铁786万吨、碳钢915万吨、材895万吨,较2010年同比分别增加19.9%、18.4%、10.9%。我们注意到因本期产能扩大、原燃料冬储备料增加,本报告期公司的期末存货较年初增加44%,10月份以来钢价已出现加速下跌,如四季度平均钢材及原料价格跌幅过大,将对未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非公开增发事项在三季度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有条件通过。公司原计划52.77亿元将用于榆钢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项目,42.36亿元将用于购买酒钢集团天风不锈钢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5月份实施了每10股派发现金1元人民币(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以及每10股转增10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经除权、除息后,本次发行底价调整为4.37元/股,发行股数调整为不超过21.72亿股。

  继续给予“增持”投资评级。公司长期以来资源、区域优势突出,能够部分平抑原料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得以保障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稳定增长;继续维持公司2011-2013年EPS为0.44、0.48、0.54元的盈利预测不变,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包钢股份8月24日晚发布了2011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生产商品坯材487.7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9.37亿元,同比增长16.09%,实现净利润3.68亿元,每股收益0.06元,同比减少2%。

  点评:业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符合市场预期报告显示,公司2011年上半年生产商品坯材487.7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9.37亿元,同比增长16.09%,实现净利润3.68亿元,每股收益0.06元,同比减少2%,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其中,一、二季度EPS分别为0.016元和0.042元,二季度环比增长165.49%,整体变化趋势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

  财务费用与资产减值损失侵蚀较多利润据测算,公司2011年上半年毛利同比增16.04%,但利润总额却出现了负增长(-2.38%),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费用上升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多。其中,财务费用比去年增加88,14万元或24.59%,这是由于公司报告期发行了20亿的中期票据及长期借款增加使得借款利息支出增加。据了解,公司第一期中期票据本年3月发行,起息日期为3月10日,利率固定为6.27%,期限为5年;资产减值损失方面,因上期有存货跌价损失转回1.66亿元,使得资产减值损失总额-1.02亿元,但今年正常计提损失,使得此减项增加了1.79亿元,这也是造成利润出现负增长的重要因素。

  毛利率整体稳定,型材毛利占比明显下滑据测算,公司2011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7.47%,与去年7.48%基本持平。不过,各品种的毛利率却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型材毛利率减少2.42个百分点至14.61%,依然是各钢材产品中盈利能力最强的品种。其余各品种毛利率均有所上升,其中管材毛利率增加2.41个百分点,板带毛利率增加1.77个百分点,钢坯毛利率增加3.22个百分点。

  从各产品贡献毛利的结构来看,板材、型材共贡献三分之二的毛利,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这与去年一致,但毛利结构却有显著的变化。其中,型材占比大幅下降13.88个百分点至29.06%;管材和板材占比则分别提升3.82和7.78个百分点。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国家调整铁路建设规划的影响,重轨等型材销售有所减少,且收入同比下降了8.43个百分点,且毛利率也有所下降,而与此同时,公司管材收入大幅上升85.77%。

  将注入白云鄂博西矿,储量6.67亿吨,产能300万吨,后期扩产可能性大公司正准备定向增发收购集团持有的巴润矿业股权及相应的采矿权资产。巴润矿依白云鄂博西矿而建,设计规模为年采原矿1500万吨,年产超过63%品位的铁精矿300万吨,已于2010年7月全部达产。

  白云鄂博西矿是白云鄂博矿其中一个矿区(另外还有白云鄂博东、主矿和东部接触带等),平均含铁量33.27%,低磷、低氟、低稀土,且含有较丰富的铌资源。该矿是为保护主、东矿稀土资源而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资源储量为6.67亿吨,对应有偿处置的可采剩余储量为1.56亿吨。不过,由于该矿种稀土品位相对较低,在集团稀土尾矿非常丰富的情况下于相当长时期内都不会加以利用,从而为公司贡献业绩。但因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和价格的高位,其资源内在储量价值也可有效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在考虑公司铁矿注入的条件下,我们暂维持公司2011-2012年EPS0.12元、0.14元的预测,对应PE分别为55.4和50.4倍,与同类钢铁公司相比估值较高。不过,由于本次注入的矿山规模较大,其内含稀有金属具备较高的资源价值,且存在产能大幅提升的可能,后续业绩改善的空间较大,继续维持对该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2011年1-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6.78%;实现净利润0.68亿元合EPS 约0.0012元,同比下降99.02%。假设按已公布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口径测算(不包括海外资产并不考虑海外资产的盈亏情况),2011年1~9月公司业绩为20.32亿元,合计EPS 为0.35元,符合我们的预期。

  为进一步把握拟置换入公司的卡拉拉矿的建设进展情况,近期我们对该矿进行了实地调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项目进展虽较前期预期有所延后,但采选矿及相关配套的基础实施建设仍在稳步推进中,预计明年3月能建设完成,6月份选矿试车投入生产,年底达产。预计2012年能够实现赤铁矿100万吨、磁铁矿100-300万吨;2013年实现赤铁矿200万吨、磁铁矿800万吨,同时开始建设二期600万吨磁铁矿工程,2014年投产,2015年达产。从价格上来看, 卡拉拉磁铁矿品位高、杂质低,与普通铁矿石相比享有溢价,前景值得期待。

  从需求看,全球钢产量仍将增长,对铁矿需求仍在增加;从供给看,铁矿供应量也因价格走势呈动态平衡。首先,由于受运输和码头制约,2012年铁矿石产量有所增长但量仍可控;其次,国内矿品位平均从29%下降到目前的22%左右, 国内矿采选成本大幅增加,一旦矿价下降到一定幅度势必导致国内矿山亏损停产;再次,矿石供应的垄断态势短期还难以撼动,话语权在卖方。综合评判, 我们判断2012~2013年铁矿石价格能够维持在130~150美元/吨之间。

  我们预计公司11~13年EPS 分别为0.45、0.54、0.75元,对应PE 分别为16、13、10倍。我们认为矿业公司2012年合理PE 在15倍以上,而公司未来又有较大成长空间,目前股价已存在低估,我们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吸收换股后的山钢股份实现“华丽转身”,将成为中国钢铁业中“五岳之宗-泰山”。产业链更加完善、上下游议价能力显著增强,市场地位提升、产能规模扩大、产品结构优化、研发平台共享、物流成本降低、财务成本下降,协同效益逐步显现和扩大,生产经营效益及财务指标持续向好。重组后山钢按产量计算在国内上市公司排名第7七,其中宽厚板产能国内第一,H 型钢国内规模第一、规格最全,特钢国内上市公司产量规模第一,棒材(含螺纹钢、小型材)山东区域具有相对垄断优势,对华东乃至全国市场有重要影响。

  “金砖四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欧美经济的缓慢复苏,日本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灾难之后的恢复重建,以及中国保障房建设、高铁等基础设施的顺利展开,将为全球钢铁业景气回升提供动力支持,山钢将从中受益。山钢具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将令其盈利超越钢铁行业平均水平。

  重组后的山钢“普特钢兼有”、“长板型具备”,未来通过资产注入、沿海布局实现进一步做精、做强、做大。地处华东和山东重工业基地与快速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原地区,下游有非常完整造船、汽车、家电、机械工业体系;上游有山东煤炭基地、济宁铁矿基地,西部与河南、山西等冶金用煤主产区有相对较近的距离优势;具备靠近沿海的物流成本优势,进口铁矿等原燃料、出口钢铁产品便利。

  投资建议:结合上市的盈利预测,据我们测算济钢、莱钢重组后的山钢总股本达到 64.55亿股,每股净资产 2.68元 ,PB 为1.79,低于钢铁2.84的整体PB 估值。考虑到公司特钢产量居于上市公司中特钢产量第一,整个特钢板块PB 估值约为3.8倍,若以整个板块平均PB 估值来看,则公司合理股价应该在7.3元。

  H型钢产品已实现大、中、小系列化,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 H 型钢生产基地。2011年的主要任务目标是:生产生铁480万吨,钢665万吨,商品坯材76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成本费用总额404.20亿元。

  由于尚未完成整体上市,2010年公司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仍存在较大的关联交易。由于上述关联交易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人财物浪费,有利于专业化协作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在可预见的将来,上述关联交易仍难以避免。

  工信部网站11月7日正式公布《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规划还提出,强化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兼并重组。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在不增加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有保有压,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兼并重组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产业布局方面,规划提出,产能过剩地区的盲目扩张得到抑制,建成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问题。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在不增加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物流成本,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铁矿、煤炭、供水、电力等资源能源保障条件,有保有压,优化产业布局。

  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不增加钢铁产能总量。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则继续推进,“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推进福建宁德钢铁基地建设。

  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需要转型或搬迁。对于经济支撑作用下降和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钢铁企业,实施转型或搬迁改造。综合实力弱、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应实行转型,发展钢铁服务业或其他产业。有实力、有技术、有特色的城市钢厂,结合人员安置等因素有序实施环保搬迁,严禁借搬迁之名扩大钢铁生产能力。

  钢铁工业“十二五”期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规划提出,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钢企兼并重组,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将发挥带动作用,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鞍钢与攀钢、本钢、三钢等企业,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云南、广西钢铁企业,首钢与吉林、贵州、山西等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将得到重点推进完善。区域兼并重组方面,将形成6~7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为提高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规划鼓励钢铁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实施投资区域多元化,在具有资源优势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国家,有序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石、铬矿、锰矿、焦煤等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还将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研究制定进口废钢的优惠政策措施,在海外建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基地。

  工信部昨日发布“钢铁工业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重点突出了高强钢筋和高端钢材品种的推广,并对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在重组方面的带动作用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规划称,预测我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峰值约7.7亿-8.2亿吨,此后峰值弧顶区仍将持续一个时期。此后,我国钢铁需求增速将呈逐年下降趋势,进入平稳发展期。“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总体上将呈现低增速、低盈利的运行态势。

  规划延续了此前的钢铁产业政策,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为此,主管部门将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将充分发挥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的企业集团。

  规划也明确了今后钢铁产业布局要点。其中,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推进福建宁德钢铁基地建设。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但西部地区结合能源、铁矿、水资源、环境和市场容量适度发展。这意味着八一钢铁等西部钢厂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西部继续“一片热土”。

  规划另一亮点在于对高强度建筑钢筋和高端钢材品种的重点扶持和推广。由于国内钢铁行业长期面临同质化竞争困局,“十二五”期间,产品升级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提出,要重点开发满足下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钢材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

  其中,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力度将明显加大。规划表示,将支持钢铁企业围绕高强度螺纹钢筋生产和品种开发实施技术改造,完善高强度螺纹钢筋生产及市场配送体系。结合国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抓好江苏、河北、云南等地应用高强度螺纹钢筋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广使用400兆帕、500兆帕高强度螺纹钢筋,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和减量应用。4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使用比例要超过80%。分析师指出,马钢股份等以建筑钢材为主的企业将因此受益。

  规划还对高端钢材品种的生产应用提出要求。其中,进口量较大的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硅钢片等品种实现规模化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船用耐蚀钢、低温压力容器板、高速铁路车轮及车轴钢、高压锅炉管等高端品种自给率达80%等。以汽车板为例,规划提出重点发展7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汽车大梁板,780兆帕-1500兆帕高强度汽车板,高强、超高强帘线钢等产品。目前宝钢股份则在高温合金钢上最具优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昨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对钢铁“十二五”规划的解读文章。文章显示,监管层对“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已经在心态上有了微妙变化。而对于发展高端钢材品种,规划也似乎体现出明显的偏向,希望由少数具备实力的企业重点开发,而非一拥而上。

  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已达40家(2011年增至63家),进口量6.18亿吨,约占铁矿石消费总量的67%,比十年前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此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60%的数字被作为行业硬伤屡屡提及,中钢协一度号召钢企暂停使用进口矿,以夺回铁矿石谈判中的部分话语权。但目前对于此问题,相关部门的态度已有转变。

  解读文件中提及,《规划》提出新思路,考虑到我国铁矿资源品位低、禀赋差,开采成本高的特点,从资源国际化和节能减排上考虑,多用进口矿是“正确的和必然的”,“应鼓励进口而不应作为问题”。

  规划认为,真正问题在于我国钢铁企业对进口矿定价没有话语权,而解决此问题重点是鼓励钢铁企业走出去,“不仅开矿,更重要的是建厂”,投资参股国外钢铁企业,将钢坯或钢材运进来。

  对高端钢材品种加大研发应用是“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十二五”规划重点提及了高强度汽车用钢、船用耐蚀钢、低温压力容器板和高强螺纹钢筋的生产和推广,但又强调应防范高端品种的同质化竞争。

  解读文件中专门以汽车钢板为例。文件提及,目前“70%-80%的市场由宝钢和国外企业占据,其他企业只能竞争余下相对低端的市场,盈利性较差”。对此现象,《规划》提出“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

  对于规划另外重点提及的两个发展方向,船用钢方面,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旗下舞阳钢铁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生产成品钢板并通过了船级社认证的生产厂家。高强螺纹钢筋的生产企业数量则较多。规划对“差异化竞争”的强调和引导,或意味着今后将对已经具备优势的企业做出政策倾斜。